导读:
新时代背景下的村镇银行,应具有“五大”政治品格,一是拥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以党建为引领,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二是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始终将为人民服务作为持之以恒的战略追求;三是具备良好的合规内核。以合规为基石,持续构建稳健、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防护屏障;四是持有积极的服务意识。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水平,对内赋能自身的发展,对外促进经济的增长;五是秉持稳健的经营理念。时刻保持应有的战略定力,当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和强有力的“金融引擎”。
近年来,在主发起行上海农商银行党建引领以及集团战略的驱动下,慈利沪农商村镇银行始终将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当作自身的战略核心与不懈追求,以“党建共建”厚植“金融之魂”,以服务“三农”深扎“金融之根”,致力于构建一个紧贴民心、功能全面、服务多元的厅堂网点,打造一支作风优良、合力协作、锐意进取的人才队伍,聚焦“村居”培育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沃土,有力促进了乡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高擎党旗,做强党建,该行干部员工永远奔波在服务“三农”的前沿一线。
一、案例背景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如何一以贯之地服务乡村,助力乡村实现全面振兴,成为沪农商村镇银行肩膀上沉甸甸的责任和重大任务。要想真正服务好乡村,就必须扎根于乡村,与广大的农户心手相连,协力奋进。慈利沪农商村镇银行在开展党建工作中,特别注重党建工作的务实性、灵活性,以及与“三农”的紧密联系性。
该行不仅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还通过一系列的创新举措,让党建工作更加引领乡村、贴近农户、贴合实际,真正做到了“魂”在“三农”、“根”在“三农”,普惠工作更为暖在“三农”。
自主发起行上海农商银行村镇银行管理部作出的“三个坚持”战略部署以来,慈利沪农商村镇银行更是将其视为推进自身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坚决秉持做小做散的市场定位不动摇,坚持社区厅堂营销不动摇,坚持村居服务不动摇。在“三个坚持”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不仅体现了该行对金融工作政治性的深刻理解,也彰显了其践行金融工作人民性的坚定决心。
在服务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该行始终以提升金融工作的专业性为创新点和发力点,持续优化金融服务流程,创新适配于农的金融产品,以满足乡村多元化的金融需求。该行扎根于乡村土壤,与广大农户共同奋进,让党更加放心,让人民更加满意和认可。
正是这种对“魂”和“根”的塑造、厚植、深耕和坚守,让慈利沪农商村镇银行在服务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小而美”的经营特色更加鲜明。该行干部员工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使命和担当,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贡献更多的金融智慧和力量,政治品格过硬的村镇银行的底色和本色更加绚丽和彰显。
二、经验概括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中,慈利沪农商村镇银行始终将广大农户的利益放在首位,确保广大农户成为这一进程的最大受益者。针对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户的资金资金,该行将党建面向农户、人才服务农户、产品惠及农户,有力助推了当地乡村的全面振兴与发展。
(一)“厅堂网点”集成“八大功能”。一是争做宣传贯彻国家政策的“政策银行”,确保国家战略与金融服务时刻做到同频共振;二是争做城乡居民放心储蓄的“储蓄银行”,守护广大百姓的钱袋子,让每一分资金安全更有保障和价值;三是争做善做精做普惠金融的“普惠银行”,做其他银行不愿做、不善做、做不来的,力求满足于各类客群(尤其是偏远乡村客群)的金融需求;四是争做宣传乡村文旅的“文旅银行”,打造具有“地标”和“银行”双重内涵的融合共促的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文化的丰富、传承与发展;五是争做普及金融知识的“社区银行”,用金融知识护航广大百姓的美好生活;六是争做扎根“三农”最深的“三农银行”,与广大农户始终紧密相连;七是争做服务乡村产业发展的“村居银行”,为乡村产业的发展提供专业支持,助力乡村产业不断升级,焕发出更多创新的底蕴与内核;八是争做城乡居民最为值得托付的“放心银行”,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广大客户的信赖与认可。
(二)“做小做散”坚守“八大定力”。一是坚守党建强农的定力,以党的先进思想引领金融服务方向和路径,确保金融资源精准浇灌在乡村的每一处角落;二是坚守金融强农的定力,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为“三农”的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与活力;三是坚守战略强农的定力,将服务“三农”纳入到战略规划之中,确保高质量发展的每一个环节聚焦“三农”、紧贴“三农”、融合“三农”,为乡村的繁荣发展增添战略的根系;四是坚守普惠强农的定力,力求让每一个农户都能享受到安全、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五是坚守人才强农的定力,为乡村的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六是坚守产品强农的定力,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并丰富产品类型,使金融产品更加适配广大百姓的资金需求;七是坚守质量强农的定力,金融服务致力于做到更加标准、规范和具备更高的水平,力求成为行业的“典范”;八是坚守文化强农的定力,持续塑强企业文化,通过文化的力量激活乡村的活力,提升乡村的价值。
(三)“村居服务”催生“八大功效”。一是与乡村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搭建起了一座链接城乡、服务“三农”的坚实桥梁;二是战略制定更为契合乡村的发展,紧跟乡村的发展步伐,确保金融服务与乡村实际需求高度契合;三是人才队伍更加善于普惠于农,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升服务技能,人才队伍精业更敬业;四是乡村产业发展更加迸发出蓬勃生机,助力传统产业加快实现创新发展、生态发展和多元发展;五是更多青年人才加入到乡村振兴的大局中,让青年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和“人才雁阵”;六是更多资源透过金融落户到乡村,为乡村的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和土壤,让“小产业”拥有更强的性价比优势;七是广大农户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让更多农户“不出镇”“不出村”就能实现就近就业和创业,家庭收入稳定且明显增多;八是持续下沉,为农村种植、养殖户提供便利、高效的金融支持,服务国家“农业现代化”目标,使广大农户对美好生活更有获得感。
三、示范做法
一业兴则百业旺,产业兴则乡村强。慈利沪农商村镇银行积极推动党建引领与业务发展的深度融合,通过党建再融合、普惠再延伸、服务再提质等一系列因地制宜的举措,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深化普惠金融实践力,促进服务品质的联结力,确保金融服务的触角广泛探究和覆盖,助推乡村产业向着新颖、特色、本土化的方向蓬勃发展。
(一)为村居发展注入“金融活水”。慈利沪农商村镇银行通过与大兴村建立紧密的党建共建关系,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为该村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针对大兴村柑橘产业发展中面临的灌溉难、缺乏技术等瓶颈问题,该行主动作为,充分发挥金融优势,为村民们提供及时有效的金融支持。通过深入了解村民们的资金需求,该行为其量身定制适配的金融方案,解决了该村灌溉设施升级的资金难题,助力柑橘产业进一步质量的提升和效益的增长。截至目前,该行已为大兴村82户村民提供了近600万元的信贷资金。
(二)为村居发展开出“金融良方”。药材经销商向云芳,在经营陈皮、半夏、麦冬、金银花等药材的过程中,一直注重药材的质量与数量,并以此作为经营方针。然而,由于药材收购所需的本钱逐渐增多,且厂家的账龄较长,最长时甚至达到近一年,加之2022年她又承包了100亩柑橘园,资金压力骤然增大,使她陷入了困境。就在这个关键时刻,2023年4月,慈利沪农商村镇银行得知了她的困境,迅速响应,第一时间为她发放了50万的信贷资金,有效缓解了她的资金压力,使她能够继续稳定地收购药材,并扩大了经营规模,药材销量也得以大幅增加。
(三)为村居发展倾注“金融雨露”。柑橘经营商向佐登,凭借20多年的丰富经验,在柑橘收购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年收购总量近3000吨。为了进一步丰富当地乡村产业形态并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他又承包了300亩土地,投身于葡萄种植产业。然而,在同时进行柑橘收购与葡萄大棚建设的过程中,资金短缺问题成为了一大难题。关键时刻,慈利沪农商村镇银行得知了他的困境,迅速行动,连夜加班为其投放了一笔急需的贷款。这笔贷款如同甘甜的雨露,不仅解决了向佐登的资金难题,更让他得以顺利推进柑橘收购与葡萄种植两项事业。在向佐登的葡萄园里,结出了一串串晶莹剔透的果实,柑橘也迎来了丰收,金光闪闪,令人喜悦不已。
(四)为村居发展供给“金融彩墨”。农户肖宏强,曾长期在外务工,于2017年毅然决定返回家乡,投身于乡村建设。面对本村荒废的池塘,他萌生了打造“垂钓乐园”的想法。2018年初,他成功承包池塘后,便着手进行堤岸和周边道路的硬化,改善环境,水质滤化,投放鱼苗,使鱼塘焕发出新的生机。然而,持续的大笔资金投入让他陷入了发展困境。关键时刻,慈利沪农商村镇银行得知了他的情况,迅速向他投放了一笔贷款,支持他继续打造垂钓乐园。这一举措,不仅为小山村的乡村文旅提供了乡水乡产底蕴,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垂钓者前来体验。环境优美的垂钓乐园,不仅成为了乡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也为周边的餐饮行业带来了新的客源与活力。
(五)为村居发展施予“金融援手”。农户刘孟志,曾满怀希望地种植了700多亩杜仲,期望能收获丰硕的成果,过上更为幸福的生活。然而,不幸的是,他购置的树苗竟是假冒伪劣产品,这导致他三年多的辛勤努力和资金投入全部付诸东流。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刘孟志陷入了深深的困境,整日愁容满面,精神状况也一蹶不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慈利沪农商村镇银行得知了他的困境,向其主动伸出了援手,帮助他走出困境,实现转型发展。在该行的支持和引导下,刘孟志开始尝试种植猕猴桃等水果。他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吃苦耐劳的意志,最终在猕猴桃种植上获得巨大的成功。这一转型,不仅让他重新找回了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希望,也为他的今后生活铺垫了新的道路。
四、创新成效
在深入探索乡村经济发展规律的过程中,慈利沪农商村镇银行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以党建为灵魂,不断推进党建创新,并以此为引领,带动普惠创新、战略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和文化创新的全面发展。
牢固树立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该行将“三农”视为自身发展的根基,通过用“讲政治”的方式强化执行与落实,确保各项措施精准到位。在推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该行更加注重政治引领,不断提升和强化金融服务效能,让金融服务更加贴近乡村实际,普惠金融更加务实有效,村居服务更加温暖民心。
截至目前,该行已在当地累计投放各项贷款达50.7亿元,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该行还凭借其在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方面的卓越表现,先后荣获了“全国百强村镇银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全国优秀村镇银行”等多项殊荣。
五、经验与启示
在主发起行上海农商银行党建引领和集团战略的驱动下,慈利沪农商村镇银行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牢秉持“党建联建促共富、金融活水促振兴”的核心理念,不断深化“鑫惠三农”党建品牌建设。该行将党建品牌打造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并通过“铸魂、领航、融合、聚力”四大策略的协同运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的作用。该行将党的领导深植于公司章程之中,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前置程序”及“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以此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得到有效贯彻和有力执行。通过定期召开高质量的党内会议、讲党课以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主题明确的会议活动,持续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强化党性原则,从而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实践证明,这些举措不仅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
(二)充分发挥“党建+”示范引领的作用。在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的融合中,该行创新性采用“三亮”“三比”以及“一争一做”为工作的有力抓手,成功构建了“党建+”的特色工作模式。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鼓励党员亮出身份、明确职责、公开承诺,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致力于锻造一支政治坚定、思想先进、业务精湛的党员先锋队伍,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人才支撑。
(三)充分发挥团支部红色属性的作用。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团组织活动,不断深化团组织的红色属性。让每一位团员门深刻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在这种强有力的引领下,团员们的心中装满了对乡村的深情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青春的誓言,积极投身于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伟大事业建设之中,为新时代贡献青春力量,书写富含“沪农商村行”底蕴的青春华章。
(四)充分发挥群众是基石的作用。群众是党建工作最坚实的基石。该行普通员工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心怀对党的无限忠诚与向往,都怀揣着崇高的荣誉感、归属感以及强烈的奋斗精神。他们虽非党员,却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发光发热。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这些员工更是勇挑大梁,并秉持实干、苦干、精干的精神,为各类客户排忧解难,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深厚情谊。
六、结束语
伟大的中国梦、复兴梦,必定建立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之上。面向蕴含着无限美好和希望的“三农”沃土,慈利沪农商村镇银行将坚定不移地秉承党建引领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最核心,以“三个坚持不动摇”作为战略“灯塔”,持续照亮乡村产业发展的前行道路,将安全、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送到广大百姓的家门口,让温暖的金融更加触手可及、近在咫尺。并写实“五篇大文章”,让乡村经济更加枝繁叶茂,各项产业如同绿水青山般美好。同时,也将不断铸“魂”强“根”,持续彰显政治品格过硬的村镇银行的金融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