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沪农商村镇银行

首页> 关于我们

区县动态

发挥景区辐射带动作用助力精准扶贫-张家界大峡谷景区: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

发布时间:2018-12-14来源:红网慈利站浏览字体:[      ]

一、基本情况

张家界大峡谷景区位于张家界市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乡,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近年来,景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主动适应市场变化,打造新业态旅游产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接待人数大幅攀升,尤其是玻璃桥推向市场后,景区持续火爆,已成为张家界市“三星拱月、月照三星、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张家界大峡谷景区,10年前的青山绿水并不是老百姓眼中的金山银山,通过开发世界最长最高人行玻璃桥旅游新产品,人气爆棚,带来旅游飞跃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建设玻璃桥项目,蓄积带动能量。由张家界东线旅游公司开发的张家界大峡谷景区并不是一开放就火爆的景区,在市场培育期间,也经历了痛苦的低潮和不温不火的徘徊阶段。要在众多景区中脱颍而出,需要有闪光的金点子和独特的旅游项目,还要有孜孜以求的韧性和毅力。该公司根据游客和市场的需求,从2012年开始,历时4年,投资2.6亿元,在景区建设了一座玻璃桥,桥面全部采用透明玻璃铺设,总长430米、宽6米,桥面距谷底相对高度约300米,整个工程无钢筋混凝土桥墩。玻璃桥工程材料首选航空航天材料,提高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在世界桥梁建设史上极为少见,获得十项世界之最。2018年6月12日,在国际桥梁大会上获得阿瑟·海登奖。大会颁奖词说,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为连接文化和自然提供了一个“透明”的解决方案,凭借透明的材质 “展示了创新和想象力”,穿过这座桥令人激动,透过桥面向下看需要勇气,但同时也令人兴奋。张家界大峡谷景区玻璃桥国内外游客带来快乐和惊喜,16万实名注册白的游客争先恐后在网上参加玻璃桥征名命名活动,其“云天渡”的命名因有“天桥合一,以渡天下之人”的含义,获得61974名网友投票,支持率高达38.3%。玻璃桥的设计师是以色列渡堂海,他因设计方面的贡献,授予张家界荣誉市民,这座桥又架起了国际交流的平台。“云天渡”玻璃桥名声鹤起,2016年8月投入市场至2018年7月,共接待游客68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占15%以上;实现营业收入11.6 亿元,上交税收3.1亿元。今年1-7月,景区购票人数达到191.97万人次,收入33123.19万元,上交税费 8425万元。玻璃桥旅游项目的建设,让一个平凡的景区闪耀在旅游丛林之中,促进张家界大峡谷景区智能化售票验票系统和停车场、游道、厕所等配套设施提质升级。大量游客蜂拥而至,旅游质监、旅游公安、旅游巡回法庭、旅游工商等执法部门和服务机构进驻景区,提升景区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衍生出旅游购物一条街,旅游餐饮和客栈群,为公司增加效益,当地村民门票分红由原来的80元亩增加到100元/亩,并辐射带动景区周边群众脱贫致富。

(二) 盘活普通资源,焕发旅游光芒。景区周边地势崎岖,土地贫瘠,石多土少,村里没有开发旅游前,农业收成少,没有其他产业,穷的叮当响。该公司主动担负起帮扶景区周边大峡谷村(原双坪、株垭、双垭、吴王坡四村合并为大峡谷村)和太华山村脱贫的任务。利用国家政策增加村民土地财政性收入,通过项目建设,征用景区所在地闲置土地100多亩,给村民补助800多万元,流转林地300多亩,再补助900多万元。建档立卡户杜吉青60多亩山地流转后,每年除了山地分红4000多元外,还有3%的门票收入分红。同时,公司争取国家生态公益林补助,补助范围达1万余亩,让村民闲置的贫瘠山地成为旅游保护地,林地成了景观林,公司被评为湖南省林业产业龙头企业,农民也增加了收入,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同时得到释放,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大峡谷村、太华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在2014年脱贫601人,2015 年脱贫672人,2016年脱贫645人,2017年脱贫535人,2018 年将整体脱贫。这两个村的变化得益于景区的发展和旅游收益给他们带来的实惠。

(三)建设基础设施,共享发展成果。景区自2006年开放以来,修建了10多公里游道,加固了蓄水坝,清理了河道,修建了二级旅游公路和停车场,建设了商铺,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为了改善当地村民的基础设施生活条件,景区先后投资3650万元修建12公里通村通组公路,投资200万元建设了饮水工程,解决了景区周边老百姓出行难和吃水难问题。2018年2月,公司分别向大峡谷村捐赠200万元、向太华山村捐赠30万元用于扶贫项目建设。通过系列措施,企业和村里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既方便了群众也方便了游客,促进景区和当地社会同步发展,形成共建共享的新格局。

(四)注重扶贫方式,强化造血功能。景区在开发之初,公司就提出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考虑如何担负社会责任和履行企业义务。在扶贫攻坚战役中,公司积极开展精准扶贫、结对帮扶44户145人,公司的党员、中层骨干既有自己的帮扶对象,履行社会责任,又有公司做后盾支持,不把公司的责任转嫁给员工。党员在“服务全域旅游创‘三优’”活动中,把帮扶对象当亲人,扶志为先,传智为重,44个贫困户已成为公司的“资源库”和“蓄水池”,他们可以从帮扶户中获得群众对企业发展的期盼,了解企业与村里矛盾的症结和化解矛盾的办法。在关注结对户的同时,公司为帮助更多的贫困家庭过上小康生活,有效解决周边农民工就业问题,让更多的外出劳动力回归家乡,就近就业,优先录用安置周边村民,让他们实现自我人生价值。2年来,景区解决本市就业人员285人,其中周边村就业150多人,安排残疾人就业6人。由于劳务收入显著增加,使贫困家庭做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随着景区的快速发展,带动效应充分凸显,旅游服务链条延长,餐饮、住宿、销售、托管等服务项目迅速开展起来了,吸引2100多名当地农民返乡创业。景区内新增客栈、餐馆60余家,直接间接解决农民就地就业1210人。这些旅游项目促使村民自觉学习服务技能和文明礼仪,就业创业能力得到提升。景区为村民既输血又造血,既增强能力又提振信心,村民由原来眼红企业发财设障阻工到主动融入企业发展、服务游客、服务旅游,掀开了村企和谐发展的新篇章。

三、重要启示

(一)打造核心产品,搭建共享平台。突出自然、文化两大体验,把融合民俗风情、自然奇观、优美生态为一体的张家界大峡谷将周边区域作为旅游扶贫主战场,通过打造玻璃桥这一核心旅游产品,吸引源源不断的国内外游客,催生新的消费点和消费领域发展,使景区增强自身发展力和影响力。据统计,景区现有商铺100多个,周边和景区内建成营业客栈餐馆93家,直接间接带动近4000人从事旅游服务业。景区周边村通过旅游资源费、土地流转费和旅游商铺出租费分成,每年增收800多万元,2017年景区商铺拍卖收入1348万元,其中40%直接分红给大峡谷村、太华山村村民,仅此一项,人均增收近1600元,实现利益共享。这种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的旅游扶贫,效率高,成本低,是造血式扶贫,可以由脱贫直接跃升到致富。

(二)辐射带动周边,助力全域旅游。充分发挥景区带动的“溢出效应”,突出带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把景区周边村落作为景区休闲观光和民宿文化体验承接区。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因地制宜开发一批拓展农业功能、传承农耕文化、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适宜休闲度假的乡村旅游产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进农村道路、饮水、厕所、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优化乡村旅游发展条件,全力推动景区周边三官寺土家族乡、江垭镇、溪口镇、阳和土家族乡4个乡镇成功创建省级旅游风情镇。在离景区不到8公里的罗潭村,重点发展高端酒店集群和乡村民俗游,与张家界大峡谷遥相呼应,成就了“公司+基地+农户”旅游助力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罗潭模式”。这种物质和精神“双扶贫”,持续性强,返贫率低,复制效果好,有利于相互尊重,平等交流,是富有尊严的扶贫。

(三)倾力深耕实业,扶贫情怀厚重。张家界东线旅游开发公司董事长陈志冬与总经理罗嗣清,10多年来,倾力耕耘张家界大峡谷景区,不怕困难和挫折,不怕误解和阻拦,凭借科技和创意,不惜花巨资打造特色项目,成就了玻璃桥“云天渡”的美名,既载着游客的欢乐和幸福,又让“贫困”连着“美丽”实现蝶变。两位公司掌舵人,对贫困和灾难的关注和帮助情怀深重。罗嗣清曾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来资助帮扶贫困学生200多人完成学业。为使景区扶贫事业可持续发展,成立了以公司总经理命名的“罗嗣清旅游公益基金会”,通过众筹网络等医疗救助平合帮扶5人,参加慈利县委统战部、工商联、教育局组织的2017年中国扶贫日慈利安居工程“我想有个家”爱心活动和“千企帮万户、助力促脱贫”捐资助学活动,捐赠善款15万元,被慈利县委统战部、工商联授予“千企帮万户、助力促脱贫”爱心单位称号。2017年6月,湖南宁乡市遭极端强降雨袭击,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公司高度重视,向灾区捐款252万元,受到了宁乡市委、市政府的褒奖。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陈志冬被湖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2017最美扶贫人物”。这两位普通的企业经营者,充分运用旅游扶贫的强大市场优势、新兴产业活力、强劲造血功能、巨大带动作用,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使旅游成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崭新力量,谱写了大爱新曲。

关于我们|人才招聘|网站声明|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2012 慈利沪农商村镇银行 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沪ICP备06030408号-2 服务热线:4009962999 网站支持IPV6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689